犒军拼音读音 犒军近义词 犒军反义词 犒军相关解释
犒军
词语解释
犒军[ kào jūn ]
⒈ 犒劳军队。
引证解释
⒈ 犒劳军队。
引《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行密 因犒军擒 霸 族之,得其兵数千。”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玄德 乃备羊酒礼物,令 糜竺 至 东吴,以犒军为名,探听虚实。”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越州 观察使 刘汉宏,听得 黄巢 兵到……情愿多将金帛犒军,求免攻掠。”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史称 延昭 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
国语辞典
犒军[ kào jūn ]
⒈ 以酒食或其他方式慰劳军队,以提振士气。
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称奉诏将兵攻伐黄巢,令具粮食犒军。」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令糜竺至东吴,以犒军为名,探听虚实。」
近劳军
kao jun
kào jūn
劳军(láo jūn):
⒈ 慰劳部队官兵。
首字母是K的词语
军不血刃 -->刃迎缕解 -->解甲休士 -->士农工商 -->商羊鼓舞 -->舞文巧法 -->法力无边 -->边尘不惊 -->惊神泣鬼 -->鬼头鬼脑 -->脑子生锈 -->
军不血刃: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刃迎缕解:比喻顺利解决。
解囊相助: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助边输财:边:边防;输:捐献。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财大气粗: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粗风暴雨: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雨凑云集: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聚集一处。
集矢之的: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的一确二: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雨巾风帽: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1、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此次“闪电”访阿,在圣诞节前“犒军鼓劲”恐在其次,为延缓撤军做铺垫,争取主动,有可能是突访背后的主要原因。
2、火腿博物馆中的这面浮雕描述了古代以火腿犒军的情景。
3、不过我也是两次失约于他了,第一次是江南镖局,我没有去,第二次是大漠犒军,我同样没有去,他一定以为孩儿是轻诺寡信之人。
4、此番只为犒军而来,又不是串门走亲戚。
5、这期间,每家每户都要备足供品“犒军”,入夜后在灯篙下进行狂欢。
6、此次柳德米拉随丈夫在新年之际赴前线犒军。
7、而其母在孕期间,又是蔡侯勤王回君,虢生郜大破息国军队之时,据说相国百里圂在犒军宴上,主动请缨,替蔡侯小公子起名,大名姬庐,小字季虎。
8、只听说袁崇焕袁大人前日自北汛口开洋出海,去双岛犒军了。
9、下午申时从新野方向传来了消息,说是孙仲攻占了新野打算犒军三天,请第一大方的众位头领、将军们同去喝酒,晚上龚都回来的时候廖淳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www.hao86.COm/ZAoJU/
10、果然,程士瑜利用端午节犒军之机挪用经费,以自己的名义到处送礼,被人抓住“小辫子”,检举其涉嫌贪腐。
11、想要参与进香的信徒也要取出进香旗到庙里的香炉上“过炉”,并以牲礼“犒军”,请求神兵神将协助照顾一路平安。
12、犒军毕,刘备请命“最近听说中郎将卢植与张角战于广宗,欲往助之。
13、宋建平州为泰宁军,以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皆加徽犹阁待制,以银绢数万犒军。
14、明洪武初曾助筑应天,又请犒军。
15、驻军细柳,文帝前来犒军欲入军营,军士曰“唯闻将军令,不知皇帝诏”,使得文帝都不得随便入其兵营。
16、李复犒军毕,李复说“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此地离那并不远,不如前往助之。
17、杨怀转身走到墙垣,对赵韪喊道主公有令,赵将军军队后撤五里休整,主公自有犒军物资送达,赵将军立即进城拜见主公。
犒师犒饫燕犒犒钱犒赏激犒给犒犒赏三军赏犒酬犒犒馈犒赐祖犒犒赉犒劳军役拔军铁军临军军棋军司硬军进军大别山军舰汉军八旗骄军马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军兴常备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锦章雅集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